客服QQ:81620600丨新闻发布QQ:396082688
当前位置: 主页 > 专题报道 > 品牌报道 > 正文

罗振宇:中国经济为何牛?普通人有了更多“出彩”机会

华中企业新闻网  2019-10-30 18:29  网站编辑

在2017年跨年演讲上,主打知识服务的App“得到”创始人罗振宇像一个熟悉数据的官员一样,列举了中国经济的成绩:GDP增速有望达6.9%左右,在全球经济体的排位上坐二望一;世界500强公司,中国占 115 家;中国中等收入人口和大学生的数量都是世界最多;绝大多数工业品产量连续数年世界第一;钢铁产量连续 20 年世界第一……
 
  在花费一年时间重新理解中国,罗振宇宣称他发现了可持续的中国式机会:
  “过去,我们的发展就像绿皮火车那样,靠单一的火车头拉动所有车厢。但现在,绿皮火车成为了动车,每节车厢都有自驱力,又为整体提供驱动力。”罗振宇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记者专访时指出,普通人在传统行业中积累的经验、优势与技术在和互联网结合后被放大,有更大的发展机会。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互联网产业在进入大者越大、强者恒强的时代后,新玩家还能登上舞台,发光发热的原因。
  罗振宇认为,2017年,全中国各个层面的传统生意人,都已经被激活,原来有行业基因的企业的机会来了,那些在行业里深耕多年,了解产业本质,积累了一定资源,能力被证实的人正在成为新一代创业者。“这些机会不只属于老牌精英,普通人日常生意中积累的经验和知识,正在变得价值连城。”
  2017年的商业版图上,快递业表现亮眼,四通一达和顺丰完成上市后,创始人都成了新晋富豪。
  但你们知道吗?圆通、韵达、中通、申通创始人都来自浙江杭州桐庐县。
  他们和顺丰的王卫都没读过大学,从最底层工作干起,一点点降低损坏率、丢件率、延误率、离职率……
  罗振宇提到,所谓的创新,没必要走捷径,扎到最深的现实中去,遇到问题解决问题。
  总而言之,从2017年发生的事来看,中国经济分明是每节车厢都有动力的动车组,车厢越多速度越快。所有人都在分享这个时代的机会,也在给这个时代创造动力,这是 2017 年经济发展的独特景象。
 
  另一方面,罗振宇认为,中国正在诞生全球领先独有的创新模式。
  早在2017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罗振宇就告诉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记者:“你冷静想一下会发现中国经济的繁荣增长没有停,中国的创新创业大潮更没有停,真正停止的是什么?是那种一窝蜂式的,或者说是抄美国创业模式的那种创业时代,2017年算是结束了。”
  他指出,现在中国的共享经济领域、“得到”App所在的知识服务领域等都是在中国特有商业环境下成长起来的。“2017年标志着旧的、以中国追赶美国为基本经济发展模型的时代正式落幕,属于中国社会独特特征的创业创新模式时代开始冒头。”
  罗振宇曾表示,中国的天然禀赋将通过互联网重新表达出来,这也就是模式。第一是人口规模,共享单车出现了;第二是人口内生结构的多元化,比如外卖,在美国没有如此之大的需求以及廉价的劳动力;第三是中国民族性的内在提升力,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上上下下都有强烈的学好、上进的意识。
  回到2016年3月,一本正红色封面的书《中国为什么有前途》闯入了大众视野,罗振宇是书的作者,在书封面的底部印着一行黑色小字“未来二十年中国经济会一路向好”。
  那一年,中国全年GDP增速回落至6.7%,较2015年再降0.2个百分点。
  2017年12月31日,罗振宇在上海举行跨年演讲,以“中国式机会”为主题,再次向外界喊出看好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与机会。
  这一年,中国前三季度GDP增速分别录得6.9%、6.9%、6.8%,2017年的全年增速有望在时隔6年后迎来第一次回升。

  “今年(2017年)对于我来说是重新理解中国的一年,这非常有必要。”罗振宇告诉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记者,解释中国的发展需要一个逻辑自洽,西方唱衰中国为何一直落空,中国经济发展有何独特性,“对于这些疑问是一个漫长的思考过程。”
  外界有这样一种说法,中国经济虽发展迅猛,但模式并不独特,用日本学者提出的“雁阵模型”理论,中国近一轮经济“奇迹”是随着成本的提高,产业会在不同国家间转移,从美国到日本,再到亚洲四小龙然后是中国,言外之意就是中国虽规模大,但干的是低端行业,不可能永远是“世界工厂”。
  产业会随着成本变化不停转移,因此受益的中国会先腾飞再老去?事实似乎并非如此。
  罗振宇指出,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恰恰是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升高之后,而不是在此之前,直到今天,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速度也没有停止,“这样的现实用过去的‘雁阵模型’、劳动力成本要素分析的话,渐渐地会发现这不成立,不论是日本的经验,还是西方比较优势理论,都解释不了现在这个啥都做、啥都行的中国。”
  罗振宇认为,之前制造业向中国转移是当时西方国家整体进入了创新经济而把生产流程外包,把成本和风险转移,而这个承包方必须能同时满足效率和弹性,放眼世界制造业领域,只有中国可以做到。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中国的供应链网络由很多专业化、高密度的小企业形成,既有高度分工带来的效率,又有随时动态重组带来的弹性。
  现如今成本上升有无影响?罗振宇举例说,美国总统特朗普希望苹果生产线能迁回美国,但苹果CEO库克给出的回答:不是成本问题。因为只有在中国,能找到足够的人才和满足要求的供应商。
  由此,罗振宇直言:中国是兼具效率和弹性的供应链网络,所以中国能成为“世界工厂”并不是全球制造业转移的其中一站,而是终点站。(夏宾)

来源:云企网-华中企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