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QQ:81620600丨新闻发布QQ:396082688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叶青看数据:国企参与武汉保卫战的三个惊人案例

华中企业新闻网  2020-02-29 16:04  网站编辑

一家军服厂日产防护服3万套

    素有“五陉六塞”之称的河北井陉县藏着一家神秘工厂,因为转产医用防护服,同样是一夜之间备受关注!

    疫情发生后,这家工厂迅速转产防护服,仅用了半个来月时间,从1套不产到日产3万套,几乎是全国日产总量的六分之一。

    这家工厂有个数字代号“3502”,他的前身是天津被服厂。

    1928年始建于天津,解放后改称四〇二工厂。70年前,他们就曾加班加点,给前往朝鲜战场的战士们赶制棉衣棉裤和棉被。

    1965年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02工厂,现在叫际华3502职业装有限公司。

    1955年因“备战”需要,工厂从天津迁至河北井陉,落户太行山脚下,金良河畔。

    数十年来,工厂常年担负着给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制作军装的生产任务!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3502再次签下军令状,但一夜之间跨界转产绝非易事,工厂仅有的一件医用防护服样品,还是从外面借来的。

    从制定工艺标准到赶制样品,再到首批产品正式下线,他们仅用了不到6天。

    3000名工人三班倒,生产线24小时不眠不休。

3D打印护目镜

    这个故事听自开车时。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旗下的湖南云箭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军民结合型企业,在疫情最危急的关头,企业党委主动请战,利用自身成熟的3D打印技术和军工资源,紧急研制生产医用护目镜,支援抗击疫情前线。

    目前,湖南云箭集团有限公司也是央企中唯一一家生产医用护目镜的企业,其前期生产的2125副3D打印医用护目镜已经通过捐赠、政府调拨等形式送到抗疫一线。

    25日,云箭集团利用3D打印技术生产的300套新型医用护目镜已送到了武汉,同时,企业紧急添置的一批新设备也已经到位,日产量将从600副提升到2000副。

    在抗疫最前线,医用防护服、口罩、护目镜被称为“护医三宝”,但截至目前,这些物资供应依然处于紧平衡。特别是医用护目镜,产量小、扩产难,传统工厂生产周期长。

    2月24日他们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拉通了一条3D打印医用护目镜的专用生产线,日产量大幅提升,进一步实现批量化生产。

    为了这次疫情,投了500万,引入200多台设备。

    企业将依托“互联网+3D打印”技术,组建面向增材制造的工业互联网医用护目镜平台,全面连接新型基础设施,进行资源集聚共享,届时,可实现护目镜日产量10000副,后续可根据需要进一步扩大产能。

五菱汽车的口罩与口罩机

    2月19日,上汽通用五菱对外宣布,由企业自主生产的,广西第一台全自动化“五菱牌”口罩机正式下线!该设备运行效率高、制造成本低,投产后将快速提升“五菱牌口罩”的产量。从造口罩到造口罩机,上汽通用五菱成为了国内第一家既生产口罩也生产口罩机的企业,真正体现了“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

    面对口罩生产设备全国紧缺的情况,上汽通用五菱紧急调集超过120名专家、精英技师组成核心团队,24小时不间断轮班,夜以继日地围绕“五菱牌口罩机”开展攻坚,正常情况下,整个生产周期需要10天,上汽通用五菱仅用1天时间就完成了结构设计,76小时就实现了口罩机的正式下线,从而为扩大口罩产能提供了有力保障,再一次刷新了“五菱速度”。

    “五菱牌口罩机”投产后,上汽通用五菱每天可完成1条全新生产线,并计划在2月底建成15条全自动生产线,将极大提升口罩产能。(作者/叶青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博导)

来源:云企网-华中企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