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2020-03-31 15:01 网站编辑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王滨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问题。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取得了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不断巩固和拓展的重大成绩,充分彰显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保险业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次大考。作为国有金融保险机构,理应勇担使命,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和专业机构的风险管理职能,全面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践行初心使命,加快推进国有保险公司融入国家治理体系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国人寿作为国有大型金融保险集团,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秉持守护人民美好生活的初心使命,发挥保险保障功能优势,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行动,第一时间落实。我们与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等“逆行人”勠力同心,守望相助,为一线特定人群提供专属保障。截至3月23日,公司共计完成新冠肺炎疫情相关赔付290例,赔付总金额超过2600万元,提供各类理赔服务超过110万件。通过各种途径捐款(捐物)近7000万元。向社会大众免费提供1300多万份、保障总额超2万亿元的赠险。全面扩展34款长期重大疾病保险产品保险责任,创新开展中小企业复工复业防疫综合保险,依托科技赋能,优化理赔流程,提升服务水平,向社会宣布理赔、承保、保全7×24小时服务,实现“不跑腿”完成业务办理,“不见面”满足服务需求,客户从申请赔付到理赔支付当日完成。同时,我们通过公司大健康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4万余名公立医院专家在线图文咨询服务,150位心理咨询专家免费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并向大众宣传防疫知识和健康资讯。
通过此次疫情大考,我们不仅看到了疫情对保险公司发展模式的冲击,更引发了对国有保险公司发展初心使命的深刻思考。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我国虽然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保费收入国,但商业保险覆盖的深度、广度还远远不足,体现在这次疫情中,虽然保险行业通过扩大理赔责任、赠险等方式做出大量赔付,但覆盖整体损失的比例仍然不高,缓解政府和财政压力的力度仍然不足;虽然迅速扩展了保险保障范围,但是应对突发重大风险保险保障的覆盖范围不够广,参保人数仍然不够多;虽然向一线医护人员捐赠大量保险,但折射出对特定群体的常态化保障机制的缺乏。因此,在履行风险管理者的职责、参与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上,保险行业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特别是国有保险公司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主动融入包括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在内的国家治理体系之中,更加突出填补风险保障缺口、发挥风险管理与防灾防损的功能,在医疗保障、养老保障、环境治理、社会管理以及民生保障和自然灾害预防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顶得住、打得赢。
二、立足风险保障,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保险方案
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生态环境、社会协作等方面变得日益复杂,人类面临疾病、意外、自然灾害等风险也更加不确定,城市与基层社区管理工作更为复杂、涉及面更广。如何有效防范风险、化解风险、疏导风险就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国有保险公司兼有政治和市场两种特质,既能有效担负资源调剂、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公平职责,又能发挥市场化运作的专业优势,从而更好地将“保险功能”系统地嵌入国家“治理体系”。因此,大型国有保险公司既能成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有力补充,也可以在民生保障、社会管理、三农服务、灾害预防与救助等方面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为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保险力量。在今后一个时期,国有保险公司应在三个方面下大力气,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完善和治理能力提升。
第一,提升风险补偿水平。本次疫情治疗费用主要来自于国家、地方财政以及社保;支持实体经济、中小企业和恢复经济增长则主要依靠货币金融政策。尽管国家“兜底”能够迅速稳定社会信心,但也使财政压力大大增加。如通过保险公司介入,建立健全分层分类强制保险、政策性保险、商业保险体系,提高全社会参保比例和风险保险,促进商业保险赔偿和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形成有效互补,则有助于提升社会分散风险、化解风险能力,全面提高全民风险损失补偿水平,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个人四方共担的有效机制。
第二,优化风险管理能力。在充分肯定疫情防控成效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社会治理能力等方面还存在短板。长期以来,保险公司在灾害、疾病、意外等风险管理领域积累了大量数据和相关防灾防损经验。加上保险公司近年来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大数据建设,积极参与国家医疗经办业务,以及食品安全责任、农险等政策性保险业务,使得在风险识别、风险管理等领域有了长足进步。特别是国有大型保险公司正加速从过去被动应对风险转变为事前管理风险,从简单的“险后”补偿向“险中”响应、险前“预警”相结合转变。可以预见,如果充分发挥国有大型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防灾防损等专业优势,必将有助于提升社会风险管理能力,实现从风险等量管理到减量管理的转变。
第三,强化实体产业支持。寿险方面,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和人口寿命周期变长,“医、养、健”等产业资源与社会需求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产业投入周期长、资金规模大、回报见效慢是导致这些产业有效供给不足的重要原因。而保险资金拥有不可比拟的长周期优势,鼓励保险公司深度参与相关产业发展,依托保险公司专业优势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有助于提升商业化“医、养、健”机构的数量和服务质量,可以有效缓解我国健康、养老领域的资源紧张状况。财险方面,积极发展工程险、企财险、货运险、船舶险、责任险、信用保险等业务,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一揽子金融保险服务;助力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提升融资能力,为大型投资项目建设提供保障支持,维护重点产业的供应链、企业链稳定与安全,增强实体经济抗风险冲击能力。
三、强化使命担当,把国有大型保险公司打造成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强军
国有企业是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要把国有大型保险公司打造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强军、铁军,必须整合共享,协同发力。
做好顶层设计是关键。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水平,制度建设是根本。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等就商业保险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明确安排,显示出国家对保险行业的支持力度。但是,当前保险业参与社会治理的制度和政策体系仍不完备,如果能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保险行业的职责和作用,把鼓励保险公司参与社会治理纳入到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中,与国家制度建设同步推进,有计划、分阶段、系统性的推进保险向各领域渗透,则能更加有效的帮助全社会风险保障水平的提升。因此,应进一步细化政策安排,参考交强险等制度研究建立应对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相关领域的强制保险体系,提升保险公司和民众参与度;完善包括军人、警察、消防、医生等特定人群的保险保障,在国家抚恤的基础上,更多通过开办特定保险业务,提升特殊人群保障水平;加快推进环境污染责任强制保险试点并扩大范围,支持地震等巨灾保险业务发展。完善政策激励机制,扩大企业、个人购买长期储蓄、健康、意外、医疗保险产品税收减免优惠力度,以及科技保险等业务税优支持力度,对保险公司投资养老、健康等领域产业给予税收政策支持,对保险公司加强与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有关的防灾防损投入等予以税前扣除等。政府可加大向保险公司购买服务的力度,逐步提升政府委托保险经办业务占GDP总量的比重,将重大疫情医疗费用补偿更多的通过市场机制来消化吸收,实现“小保险大保障、花小钱办大事”的效果。要加大保险宣传进校园力度,不断加强宣传引导,普及保险知识,促进社会公众风险保障意识的提升。
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根本。打铁还需自身硬。没有强劲的发展动力、精准识别和管理风险的能力,就无法承担起推进履行社会治理职责的重任。国有大型保险公司应加快推进转型升级,从发展质量、发展动能、发展效率三个方面,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丰富保险产品供给。通过深化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长期储蓄、健康、医疗、意外等保障型业务,提升全社会风险保障水平。加快“三农”保险以及民生类、责任类社会治理保险业务发展,积极参与安全生产体系、智慧城市建设与基层社区管理,加强同政府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建设相融合,前瞻性地精准响应客户、市场与政府需求,探索开展一揽子综合保险保障方案,研究提出符合实际的多维度、全方位、深层次的政保产品服务体系,助推提升治理水平和突发公共事件应对能力。
加强科技驱动,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前沿技术,全面改造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价值链。一是着力提升精准定价能力,创新承保范围,研究开发传染病、公共事件营业中断、供应链、生命科学等保险,将更多社会风险纳入保险范畴之列,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物美价廉”的保险产品。二是着力提升运营服务水平,通过大数据分析,根据客户需要形成差异化服务内容和体系,持续增强产品、销售、理赔、客服等协同能力,提升专业水平,解决客户一揽子风险关切和保障问题。三是着力提升风险管理产品供给,结合风险管理、防灾防损等专业优势,更加深入参与农业保险、大病保险、医疗经办业务等业务。
加强内外部资源的整合,积极参与经济运行与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新领域业务试点,做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试点,开展重点新材料保险机制等试点工作。推动科技保险、知识产权保险,以及物联网、信用保证险等领域业务发展。加快建工履约、关税履约、投标履约等业务发展,助力实体经济快速复苏。强化与养老、医疗等机构的合作与投资力度,支持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产业发展,形成健康、养老生态链。积极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农产品保险、渔业保险、农业设施保险,以及草原、渔业、农房、农机具等涉农保险,推动成本保险、收入保险、价格保险、指数保险及“保险+期货”等领域业务发展,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农村社会稳定。
加强行业深度合作是方向。发挥国有大型保险公司行业引领作用,改变业内各家保险公司各自为战的局面。配合监管机构和行业协会,推动保险行业通过数据分享、联合攻关等方式,对包括巨灾风险、重大传染病在内的重大风险开展前瞻研究。探索保险行业应对重大风险的共保、再保险、分散保险方式和途径,提升全行业抵御和治理风险能力。加强与关键企业和政府应急管理机构的密切联系和合作,加快自身保险服务和风险防控能力的渗透,放大保险服务合力,最大限度发挥保险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作用。
中国人寿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精神,全面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挥保险风险保障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早日全面步入正常轨道,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贡献保险力量!
来源:云企网-华中企业新闻网